第一百五十九章 吹灭灯台都是月(2/3)
青天神图旗,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
城中坐镇的神冕布道大祭司,使他的信仰坚如磐石。>
身边站着的曳赅,林立于这座烽火大城里的袍泽,令他无所畏惧,满怀勇气!>
站在他旁边,和他一起眺望远处的,是一个戴着青铜恶鬼面具的男子。>
如果说赵汝成之名,在黄河之会上乍起,使天下知昔日秦怀帝犹有后人在。>
那么在固守离原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所有驻守此地的牧国将士,都记得了这位青铜鬼面的将军。>
每战必先,逢敌必破,他在血与火之中拔出天子剑的一幕,几乎已是一种胜利的喻示。>
拒绝了牧国公主赫连云云的任命,拒绝了真血家族宇文家的提拔。>
只身入军。>
参与了攻伐离原城之战。>
参与了此后长达一年多的离原城守卫战。>
从一员十夫长做起,到现在独领一军,是一战战杀出的功勋!>
破阵一十七次,截援三次,斩将九员,亲斩之敌颅不计其数。>
人称青鬼!>
战场上闻此名者,莫不胆寒。>
与热血沸腾的宇文铎不同,也不同于很多牧国将士所想象的好战如命、嗜杀成狂,此时的赵汝成手按城砖,眼神和城砖一样冰凉,一样冷静。>
他默默地观察着如潮涌来的景国大军,心里面并没有别的情绪。>
对他来说,在牧国参战,只是为了获得力量。>
获得更强的力量……获得让自己不再遗憾悔恨的力量。>
与当初在边荒厮杀,没有什么不同。>
他对牧国有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感,但也非常有限,最多就是基于宇文铎和赫连云云的亲近。>
他对景国的感觉也非常淡漠。>
对他来说,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他要获得足够的功勋,让人无法质疑的功勋,以此迅速在牧国走到高位。>
他再也不想被动地承受噩耗!>
眼前这席卷而来的景国兵锋,是绝不会输给大秦帝国的武装力量。>
是毋庸置疑的霸主之锋。>
若能却之,也能却秦。>
良久,赵汝成才道:“景国不动则已,动如雷霆。兵锋之烈,天下难有其匹。”>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驻守离原城的主力是乌图鲁,这支名字里有勇敢无畏之意的骑军,也算是牧国的精锐军队,但并非那种纵横诸方的天下强军,远不能同铁浮屠相比。>
盛国方的主力也就是盛国的几支精锐,外加西天师余徙调来的一些道属国军队。>
战争的烈度和强度绝对不低,但也局限在一定的程度里。>
赵汝成和宇文铎可以在其中如鱼得水,屡获功勋。>
但在接下来的战争里,还能如此吗?>
此时盛国的态度如何已经不再重要。>
或者说,自牧国兵破离原城,西天师余徙亲赴盛都之后,一切就已经不在盛国的控制中。所谓的第一道属国,归根结底,也摆脱不了一个“属”字。>
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盛国当然不是没有做过努力。>
作为敌对方,始终厮杀在前线的赵汝成,能够在一个个将士的死亡里,清晰感受到盛国高层的挣扎。>
但无论他们如何挣扎,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外交上也不能够得到。>
甚至于盛国的挣扎,又何止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呢?在这之前更早更久远的时候,盛国上上下下那么多人杰,年轻天骄如盛雪怀,宗室出身的真君强者如李元赦……到今天有什么改变吗?>
赵汝成非常明白。>
从头到尾,这场棋局一直就是在景牧双方的掌控下演变,从未脱离景牧高层的意志。景牧交锋,盛国流血,直至于今日,真正的大战爆发!>
这或许是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烈度最高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很可能将改变天下格局,而宇文铎,还只是沉浸在过去一年牧国牢牢占据的局部优势里。>
如宇文铎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景国以盛国为刀,想要消磨牧国的锐气,或者也有敲打盛国的意思在。牧国则用这一年多的战争,唤醒草原人的血性,也竖立对景的信心,索性用盛国这柄道门钢刀的刀刃来砥锋。>
双方最高层的意志,赵汝成无法接触。>
但就他的亲身感受而言,牧国将士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涨士气中,甚至已经有人喊出了马踏天京城的口号——当然可以说得上一句军心可用。>
可若是盲目自信,一头栽进这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双弃婿萧天齐夏仙儿
我有未来科技系统
抗日之铁血雄风
校园修仙狂少
韩娱十三年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甜婚蜜宠:季太子的初恋
良配
裙下之臣·霸占新鲜小妻
永不从良[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