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眉寿酒与金城酿(1/2)

虽然探事营多数探卒的来路都不甚光鲜,但是由于长期在敌我黑白之间穿梭,也都练就了些特殊的本领。鱼龙混杂之中,能人也还是不少,除了顾大放和郝兵城之外,以陆元甲看,探事营的骨干中也还有不下十余人可堪大用。

狮子领着绵羊也能打胜仗,有了骨干就不愁带不出好兵。

探事营的诸多问题并不是出在人的能为方面,很大程度上,还是不完善的组织和制度造成的。

西军探事营的组织结构比较散乱,除了兰州中军行营的探事营之外,各路和各州也有各自所属的探事营,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也无情报共享机制。

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在热点地区,多股探事营的探卒纷至沓来,录得情报又报回各自的主将。由于情报没有统一的解读和分析,主将对于情报的判断也可能各不相同,又极易造成行动上的混乱。

兰州中军行营探事营的内部分工也没有一定之规,虽然分做四队,但四队之间却无明确的分工,经常是一窝蜂地扑来扑去。

探卒不深入一地,便很难建立持久的情报链条,走马观花式的情报搜集,自然使得情报质量大打折扣。

以陆元甲所知,国军的军统就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制度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军队还要严密。

除本部机构外,军统还设有庞大的外勤机构,各省站、各区站,还有很多驻城市的办事处,这些外勤机构既是毛细血管,也是四肢触角,使得军统能把手伸到各地拿到最基础的情报,办成任何想要办的事。

最关键的是,军统上下只有一个垂直的军令系统,使得各种资源可以得到最为高效的使用。

虽然有后世的经验,但是,毕竟相隔数百年,情形也是千差万别,究竟哪些可资借鉴,陆元甲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一个特务连连长要想成为军统头子,这种跨越实在是有些惊心动魄。

这一日,熙河路经略使刘法和少帅刘正彦到兰州中军行营向太尉童贯奏事。在湟州时,刘法父子对陆元甲照顾颇周,因此,陆元甲也必要尽地主之谊,于是便在在城中最好的酒肆定了酒席,为刘法父子接风洗尘。

自古骨龙城大捷之后,熙河路在西线又取得了几个小胜,一时,刘法在西军之中的声名更是无出其右。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平素怪话牢骚较颇的刘正彦,也像是换了一个人,阳光了许多,言语之中对明年开春的决战似也充满了信心。

战争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胜利改变了刘正彦,失败改变了刘锜。

“听说陆大人兼管了探事营,今后,情报诸事找陆大人便是了。”刘法三杯酒下肚,便捋着胡子开起了陆元甲的玩笑。

“熙帅,莫要取笑了。下官正为此事犯愁,正想向熙帅讨教一二。”

“太尉可曾与陆大人交待过探事营的要害?”刘正彦问道。

“还未曾。”陆元甲答道。

“陆大人可知过几日京城里的皇城司副使要来西北?”刘正彦继续问道。

“此事倒是略知,不过……”

“可知皇城司的职事为何?”刘正彦接二连三地问道。

“嘿嘿……元甲在东京太尉府当差的时日也不多,又是初到西北,有些事不清楚也属正常,你莫要逞能了。”刘法拦住了刘正彦的话头。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父帅,我是为陆大人高兴啊!”刘正彦笑地说道:

刘法饮下了一口杯中上好的金城酿,回味悠长地咂摸了两下嘴,缓缓说道:“陆大人觉得这金城酿与东京白矾楼的眉寿酒相比如何啊?”

陆元甲被问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略一思忖,答道:“眉寿绵长厚重,像是水入流沙,无孔不入,金城酿则辛辣甘冽,像……像是利刃入喉。”

刘法不住地点头,连声道:“说得透彻,说得透彻……”

又饮下一口金城酿,这次却是皱起了眉头,就如同真有利刃入喉一般。

刘法隐忍了片刻,方才说道:“说起这本朝探事一节,便要先从太祖说起。太祖开国之初,为潜察远近隐秘之事,便独立于禁军设立了武德司,武德司精选干才充为武德卒,大批武德卒散布朝野内外,刺探各种情报。一时间,远至边塞,近在台阁,太祖诸事尽知。太宗朝,武德司更名为皇城司。本朝皇城司虽不及太祖、太宗两朝繁盛,但于朝廷内外探事之权仍是举足轻重。”

听着刘法说起了皇城司,与杜青云在东京的种种往来遭遇便又呈现在陆元甲眼前。

“当然,皇城司探事之权多为朝堂要事和百官行止,还有便是国家之间的邦交,对边疆军情涉猎并不多。但是,国家之间邦交往往会涉及军事,所以,也不免牵涉其中,与西夏和辽国也多会出现此类事端。”刘法继续说道。

“这次皇城司的副使来西北,恐怕便如父帅所言,是与西夏情势有关。”刘正彦插话道。

刘法点点头,接着说道“两国争锋又岂止仅仅是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西夏自李元昊后,便设立了黑水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华仙宗 三国之辽东铁骑 海贼王之科技为王 穿越之杀手皇后 人在斗罗,无限模拟人生 宠物小精灵之火箭新星 权色巅峰 秦君 明代宫闱史 芸芸众生,我只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