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必须花掉(1/2)

如同当初接待坛宫的首批职工一样,宁卫民先拿出了一沓子信封给大家做见面礼。

钱已经提前装好了,他把信封交姚培芳,由她负责人手一份的发下去。

随后宁卫民则举着喇叭继续跟大家解说。

「各位领导,信封里是我给每个人准备的十万日元,小小心意,不成敬意。现在由小姚给大家发下去。不过请大家一定不要误会,这并不是各位在日本的生活费啊。在日本的所有费用都不用大家操心,除了每天三顿正餐和住宿、交通的费用,就连我们一会儿去为大家采买这几天用的随身物品,毛巾啊,牙刷,拖鞋,什么的,也不用大家花钱。这钱说白了就是让大家在行程里随手花掉的,发在每个人手里,会方便一些。」

这个安排绝对的迎合人心,当场就换得了一片掌声。

有些人甚至都叫起「好」来了!

乖乖!十万日元,那就是好几千块!

来日本什么都没干呢,每个人先落手里两年工资随便花,这谁能不美?

能保持淡定,没欢呼万岁就不错了!

不过常言道好事多磨,别看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爱钱,可老干部的觉悟不一样。

像天坛园长就是个讲原则的老派人,老爷子的地位也在这儿呢,脾气又直,说话完全没有顾忌,他居然给拦了一道。

「哎,先等等,等等。卫民啊。这个不大好吧,现今出国的条文上有规定的。出国人员不发零花钱,也不能用人民币平价兑换外币。你这么发钱可是要犯错误的……」

这话一说,车里本来兴奋热烈起来的情绪就有所降温。

别说大家都不言语了,就是先一步拿到信封的几个人,也有点进退两难的尴尬。

只是宁卫民却不可能让老园长的原则性破坏了自己的安排。

什么事儿都讲究循序渐进,要是这一开始安排的小菜人家都不吃,他还怎么继续铺垫,达成最终的目的呢?

虽然他也明白老园长绝对是好意,恐怕是在替他担心,怕他给员工私发奖金的事儿还没解决呢,这边又添一罪状。

但他有充分的理由,不但不怕,而且还要辜负老园长这番好意了。

「别别,园长大人啊,您是有所不知啊。其实这规定根本就做不到,这里面名堂多啦!」

「怎么讲?」

「哪个出国团不备用一些零用钱?要小费的国家几乎遍布全世界,如果不发零花钱,难道遇到这种情况让出国人员自己垫付嘛,没这样的道理。日本人虽然是为数不多不要小费的国家,可却是个高消费的国家。而且这里什么都要钱,没有免费的东西。您要是渴了,大街上买瓶水喝,就能花掉五六块人民币。您想想看,总不能让大伙儿出趟国,反而害得这些人回去要拉饥荒吧?那我于心何忍啊,还不得被大伙儿骂死啊。」

老园长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吃了一惊。

「怎么这么贵!」

哪儿知道宁卫民却说,「贵就对了,所以啊,咱们开餐厅才能赚到钱嘛。我这么跟您说吧,这儿没有物价局,只要明码标价,不强买强卖,你卖多少钱都是合法的。您猜咱们的一只烤鸭在这儿能卖多少钱?您可别吓着,一千块人民币。还供不应求呢。要不咱怎么靠这一家店能挣出国内好几倍的利润的?」

宁卫民确实深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技巧。

他的话在引起一片轰动的同时,也让园长价值观获得了极大的震荡,原本的坚持有了动摇。

这还不算,宁卫吗这小子还懂得另辟蹊径,居间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阐述发钱和花钱的合理性。

「您还别嫌贵。日本税还重呢。我再跟大家说一说日本特殊的地方。没错,凭咱们华夏的烹饪手段,从小鬼子这儿挣钱不难,可问题是要带走就难了。老园长,您这一代人啊,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艰苦朴素的作风是深入骨子里的。无论干什么,都离不开省钱的一个‘省字。这一点是优点,我们这代人虽然也是顶着‘穷字长大的,可也做不到像您这代人这么自律。可有一样,这条在咱们国内行,这地方不行,这个国家的制度,他就挤着你把挣到的钱都吐出来呀!今天发给大家的钱,大家要不拿,要不花了这笔钱,也变不出咱们公账上的利润。恐怕真就便宜小日本了。这您愿意吗?」

老园长越听越不明白。

就坐在第一排的他着急地摇着宁卫民胳膊,「哎哎,说清楚了。怎么回事?我们不要,就成小日本的了?凭什么啊?凭什么咱们挣钱带不走?」

其实还别说他了,就是其他人也大眼瞪小眼,都看重宁卫民露出了想知道究竟的神色。

而宁卫民的答案非常简单。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日本的税重啊。当然是因为收税了。按照日本税务制度,企业缴税比例要按收入的金额来计算,简而言之就是,赚钱越多的企业缴税越多。钱多了,超过一定数额限度,就要交比例很高的税,除非你用这钱去再投资。或者……花掉!这就是我为什么没把利润划给国内,而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