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21章 首周票房(2/4)

准备处理公司事务。

但是因为心里记挂着《2012》的票房,所以有些无法静下心来。

毕竟这部电影投资2.5亿,加上宣传更是接近3亿,更重要的是陈昊在韩三品面前立了军令状了。

同时,虽然陈昊知道《夺宝奇兵4》无法阻止《2012》夺冠,但是票房多少还是会受到影响的。

下一周又要迎来吴白鸽的历史巨制《赤壁上》的挑战,所以《2012》的首周至关重要!

尝试多次,实在无法静心之后,票房数据又没有送来,陈昊便上网看起了《2012》的影评。

陈昊首先进了自家的逗瓣网,很快就找到了《2012》。

影评人评分7分,这是陈昊所有电影在逗瓣网上的最低分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数还会继续降低。

不过,陈昊对此倒是有所预料,毕竟《2012》最大的卖点还是在特效上,所以在人物刻画和剧情方面都有些单薄。

而观众的评分则要高上不少显然,对于观众而言,震撼人心的视觉特效满足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观影需求,大部分观众都是冲着特效去的,然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效果。

“《2012》有足够的自身实力去吸引观众,想赚钱而技术含量低下的商业产品太多了,《2012》毕竟还是拿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包装出很多概念,释放出不少善意。

影片不复杂,无非就是逼真特技加一些烂熟的剧情,最后一秒的生死悬念等等,但它把这些东西、各种元素糅合得让观众目瞪口呆,几乎达到了银幕所见和想象力的极致。

至于影片的惊悚感,这基本是“过山车型”,间隙式地给予观众相应的惊喜。

不过作为国产电影,能够将特效拍摄到如此程度,甚至超过了大部分的好莱坞电影,这点必须加分!

科幻片,还是得看陈昊啊!

陈昊也不愧是国产科幻电影教父,可谓一个人撑起了亚洲的科幻片!

不过在接连拍摄了《我是传奇》、《环太平洋》和《2012》之后,其实大家或许也会想念曾经的《月球》和《第九区》吧!”

---杜天子(逗瓣特约影评人)

“足载影史的末日传奇

诚然无论从故事架构还是人物塑造来说,《2012》整体来看都显得并不出色,但不可否认,在长达140分钟的时长里,电影做到了未有一刻令人困倦。

当原本只能得见臆想的世界末日,被如此真实震撼的被呈现于银幕,那惊心动魄的特效场面所留给观众的只有屏息以待。

陈昊利用人们对灾变末世的恐惧引人入胜,又用人性中所留存的种种光芒,弘扬以人性的美好,上演了一场足载影史的电影传奇。”

---赤铜1982(著名影评人)

“《2012》:文化工业时代忧郁的童话

看完《2012》之后,如果想从《2012》中走出来,想从世界末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这只能去责怪导演影片拍摄的精巧技术,只能怪自己完全融入了剧情。

片中毁灭的镜头不时的闪过脑际,人类面对灾难时的惊慌失措又激起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情感上的激荡起伏或许正是导演想要得到的直接效果。

但作为个人而言,影片所表达出来的对于人类命运的反思才是影片真正的精神所在。《2012》是文化工业时代忧郁的童话,是用童话演绎的一段人类文明启示录。

《2012》给我们的启示也具有普世性意义,这超越了传统灾难片所追求的单一主题。

《哥斯拉》表现的是人类对核废料任意处理所导致的灾难;《独立日》则显示了人类在面对外星人攻击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后天》再次强调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012》不在局限于这些单一的主题,而是上升到了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属这个层次上,这就囊括了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具有了一种哲学的范畴。

当下人们总是对各种问题争吵不休,但是当人类真正面临灭亡时,这些问题也就不再称其为问题了。

《2012》就为我们提供了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