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曹操拿起屠刀在看着你们(1/2)

“……你可答应过我的,两个大船!”

来人又反复确定了几次之后,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曹晖继续吃饭,但是在对方离开之后,他的手却停了下来,表情也变得无比微妙:“要对我的报业下手了吗?倒是很有想法,不,应该说不愧是圣人后裔,这头脑硬是要得。

若是被你掌控了报业,此后怕是只能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个的儒家故事了。

这,可不是我想要的!”

坦白来说。

曹晖对于儒、法、道乃至于墨家都没有什么坏心思。

儒家真的坏吗?

不见得。

这是华夏的传统文化,从基础上来说,还是有一部分可取之处的。

道家也同样如此,里面的文化太牛叉了,基本都在教人如何使用计谋,堪称不动则已,一动致人死地。

至于法家,曹晖更加没有什么想法。

本身来说,华夏自古以来便是外儒内法兼修道。

这三者本身是没有多大冲突的。

是的。

华夏自古以来便是外儒内法兼修道。

看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但实际上,还真的就是这样的。

比如说,皇帝是不是会为了自己的权利不择手段?甚至于利用各种各样的阴谋,来巩固自己的权利?

没错。

事实就是如此。

而这种独揽大权,恰恰就属于法家的核心要素之一。

皇帝们宣传过吗?他们从来都不会宣传这些的,只会说自己尊重儒家,根本不会说什么法家。

主要原因就在于,儒家当中某些糟粕,可以让人听话。

这对于统治者来说,便是一种莫大的好处,因此从外表看,每个皇帝,每个统治者似乎都是对儒家很赞赏。

能不赞赏吗?

儒家修好了,那还怕什么其他的东西啊?

下面人不会造反,自己掌控大权,再加上几个朝堂上会使用“道法”的大臣,整个朝堂可以说是一片平静。

这谁不喜欢啊?

道家可不是什么清静无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似就是这样的。

但是,只要看过一点道德经的,基本上都可以看到道家的实质内涵。

那不是教人清静无为,都是在教人如何使用计谋的,而且还是那种平日里不动,一动就惊天下的招数。

这些都属于华夏传统,曹晖没有任何意见。

只不过,他很不想要让孔融这种人掌控,否则以后报纸就变成了孔家的咽喉,这就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了。

“嗯……”

“那就让他动动试试吧,反正叔父也快动手了,刚好拿这个来下手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曹晖嘟囔了一句,便继续吃饭。

别看眼下曹操好像搬到了邺城就什么都不管了。

实际上,他的眼睛一直都在盯着许都。

如果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五分的注意力放在了许都,三分的注意力放在了北方蛮夷,两分放在了西北马家。

什么?

其他诸侯?

这些他都暂时不准备去看,反正那些人不会造反,而他只要解决了一些内忧外患,便可将其一举拿下。

这就是曹操的想法了。

实际上这种想法也很正确,毕竟本身来说,如果拥有了整个北方都无法对南方出手,那也太差劲了一点。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会有周瑜、诸葛亮、孙权、刘备这种恐怖的结合力量出现。

若是知道,大概也会投过去一点注意力的。

当然了,要说一点也没有,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只不过他的重心,基本上都在北方。

有了稳固的后方,才能源源不断地南下攻城略地啊。

由此可以得出,许都某些人真要是搞事情,曹操的屠刀大概也就会出鞘了。

许久没有出鞘,连曹晖都想不到曹操那把刀该有多么的锋利。

历史上,只是记载了边让、孔融、荀彧这样的人死亡。

但是呢?

历史上没有名声的人太多了。

就像是整个许都,现如今大概有接近几千个官员,真要是杀一部分的话,那会有多少?

反正绝对不会仅仅只有一个孔融那么简单,之后更不是只有荀彧、杨修这种大家族。

实际上,他会对很多很多人动手。

若非是这样,司马家这种小家族,日后怎么可能会占据上风呢?

别忘了,司马家在这些人的面前,大概就相当于一只蝼蚁,随便就能踩死的那种。

如果是正常发展,就算是有人要吞掉曹魏,怎么看也不应该轮得到他司马家。

至于之后,就更不可能只有王与马共天下这么简单了。

王家在现在,算是个球。

尤其是在弘农杨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七杀神皇 锦绣农家女 王爷,太后娘娘有喜了 斩清愁 我想和你好好过薛凌程天源 万灵主宰 我能回档不死 豪婿 穿成四个崽崽的恶毒后娘 空间重生:盛宠神医商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