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回白起为将长平大战赵括战死坑杀降卒(1/4)
第九十二回白起为将长平大战
赵括战死坑杀降卒
话说老将军廉颇率二十万赵军在长平与秦军相持,已是二年有余,赵孝成王几次下旨,命其速速与秦军决战,可是,廉颇几次向赵孝成王解释,决战时机尚不成熟,无必胜之把握,仍是主张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当闻知赵孝成王有意命赵括为上将军,来上党取代自己,不知真假,心中十分不快。
当赵括果然率二十万赵军来到长平关来接替自己,廉颇无奈只好亲自迎出大营之外,待检验过兵符后,方知是真。廉颇对赵括统领四十余万重兵,进行如此空前的大战并不放心,可是,王命难违,便将自己所率的二十万赵军的军籍交给赵括,将各处的布防细述一番,并向赵括讲述“坚壁不战”的重要性,当前虽然赵军数量虽众,而秦军也在全力增援,不可轻敌。赵括闻听廉颇的嘱托,虽表面上点头应允,但心里根本不把廉颇的话放在心上,总觉得廉颇之言,是畏惧秦军的心态作怪。
当廉颇带领自己的百余名亲随离开长平后,赵括立即废除了廉颇时的全部将令,将各处分兵坚守在要害军垒中的将士撤出,将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起,准备与秦军决战。这时,冯亭闻知,便来到中军大帐劝谏说:“将军,不可轻举妄动,唯恐中秦军的奸计也。”可是,赵括哪里听得进去,便又传出将令,使自己带来的将领,取代了廉颇时期的各级将领,使各级将士能和自己一心,共同全力与秦军决战。并传出将令:“秦军若是再来挑战之,必全力迎战,奋勇当先。若秦军败退,可乘胜追击,不得使秦军逃脱一卒一骑也!”
就在赵孝成王准备拜赵括为上将军,代替廉颇为将,征集倾国之兵与秦军决战的消息,已被范雎派往邯郸的探子探听清楚,便立即返回咸阳报知。范雎闻听心中欢喜,离间之计已初见成效,只要赵括能取代廉颇,长平之战已是胜券在握,于是,急急入宫拜见秦昭襄王,商议破敌之策。
秦昭襄王闻听心中亦喜之,不过,当闻知赵向长平再增兵二十万,心中惊惧,便对范雎说:“此次大战乃空前之举,非一般可比也。以王龁二十万力敌赵军四十余万之众难矣!”范雎说:“大王所言甚是也。臣以为,当暗中命武安君白起为将,替代王龁,命王龁为副将佐之。在征集二十万大军增援长平,方有必胜之把握也。”秦昭襄王闻听说:“丞相所言甚是也。”于是,一面召武安君白起入宫,拜其为上将军,秘密前往长平,替代王龁;一面传旨征召二十万兵马增援长平。并传旨:“有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之!”
再说白起率领少数将士悄悄地来到长平秦军大营,王龁见此心中欢喜,便将赵军的军事调动的情况向白起细述一番。白起闻听心中欢喜,然后又与王龁带领少数亲随,再次前往两军阵前察看。回到大营对王龁说:“赵括小儿果然只会纸上谈兵,不懂战场复杂,千变万化,不懂战事的变通矣!这四十余万赵军将士,必会断送在这赵括小儿之手矣。”白起并不急于同赵军决战,传令紧闭营门,一面等待后面援军的到来;一面暗中调兵遣将,准备与赵军决战。
当一切准备就绪,白起便命五大夫王陵,率三千秦军前往赵军大营挑战,以试探赵军虚实。赵括闻知秦军前来挑战,为了鼓舞赵军士气,亲自率二万精兵,出长平关迎战,赵括与王陵大战不过十余回合,王陵是力不能支大败而回。赵括是指挥赵军乘胜追杀,秦军是死伤过半,赵括是得胜而回。就在两军厮杀之时,白起与王龁站在大营的高处观望,心中欢喜说:“以此观之,赵军必败矣。”
赵括是初战获胜,乐得是手舞足蹈,设酒宴庆贺。然后,命兵士前往秦军大营下战书,欲五日后与秦军决战。白起看罢,便以王龁的名义批示:“五日后决战!”又传令:“秦军拔营后退二十里。”
赵括闻知秦军后退二十里,以为秦军胆怯,心中更加欢喜,对众将说:“赵军初战获胜,已是大挫秦军之锐气矣。待五日之后,与秦军决战之时,定要生擒秦军主将王龁,为天下诸侯留一笑柄哉!”然后,传令杀猪宰羊犒赏全军将士,以鼓士气,准备五日后与秦军决战。
秦军这边,待援军到来,安营扎寨后,准备已毕,白起便升帐排兵布阵。命五大夫王陵为先锋,率两万秦军列阵与赵军交战,只许败不许胜,只要将赵军主力引到大营之前就是首功一件。命裨将司马梗率三万将士,从小路悄悄地绕道赵军后面,断绝其粮道、水源。命中更胡伤率领三万将士,悄悄屯兵与长平关左侧,只等赵军攻击秦军大营时从左侧冲杀赵军,将其截为两段。命蒙骜、王翦二将各率精兵两万,在秦军大营两侧策应中军。白起自己与王龁坐镇中军大营,正面迎战赵军。
此时的赵括,对秦军的排兵布阵一无所知,还沉浸在首战获胜的喜悦中,幻想着一举击败秦军,活捉王龁,立下奇功。五日之后,赵括传令全军,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天亮之前出长平关,排兵列阵,迎战秦军。赵括命傅豹为先锋,率三万兵将前往秦军大营迎战。
傅豹率赵军直奔秦军大营,行了不过六七里之遥,便与王陵率领的秦军相遇,列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方结庐人
漂亮女局长
抗战雄军
绝品神医
重生之都市仙尊
万里西风独自凉
田园树语
我是奥运大明星
我们教主是好人
国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