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2章 太子心怀百姓(2/2)

看。”

于谦开了口,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可以这样做。

随后他们的讨论,也算是印证了朱见济的想法。

在大明还没有走过一百年的时候,老天爷已经不给它面子了。

比如说让朱见济稍微熟悉点的徐有贞,本以为这人还在朝堂上混着打算投机太上皇呢,谁知道他派人一打听,才得知这家伙早就被派去治理决口已久的黄河了。

这样热衷于政治活动的人才都被逼着干正经事了,可见此时的大明天灾有多频繁。

也许灾难的程度并不高,远不及明末的雪旱交替而至的危害,但它以数抵质啊!

动不动就来一波,以当今的生产力,谁受的住?

朱见济开了头之后便没有他插嘴的机会,只坐在椅子上看着大臣们讨论派谁过去预防灾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景泰帝不想如此浪费时间,于是下令等朝会过后,内阁成员都来宫里报道,再详细讨论这件事情。

朱见济自然是要跟过去的。

他现在总算看明白了,

穿越一趟,不止要和他大伯的残余势力斗,还要和老天爷斗。

啧啧,

真可怕。

还好自己一来就是太子,而不是普通老百姓。

还好自己传来的时间正巧,不但有个好爸爸,附赠的大明官僚们还没有彻底的腐败堕落,有良心的官员还是存在的。

他努努力,应该可以把朱明这辆大车开的更远一点。

不过朱见济在之后参与内阁议论的时候,再次明白了想得好归想得好,做起来却难的道理。

如果朱见济读过《明史》,就能了解到曾经有人如此评价景泰帝时期的内阁——

“内阁七人,言论多龌龊。”

首辅陈循才高善辩,但私心也重,并且有些不乐意别人染指自己的权位,因此在讨论过程中往往爱下定论,指挥别人如何办事。

大学士高谷则是守旧的士大夫一派,人品尚可称好,但看不过陈循的私利,并不附和,甚至还爱挑刺。

户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萧滋性格猜忌,遇事又喜欢避让,经常迎合双方,两边徘徊。

这等等情况,把朱见济这样的精神小伙都看得头痛了。

难怪景泰帝把儿子放到内阁议事处就走了,感情是早就受过折磨。

只可惜能够压制住众人的于谦并没有在其中,不然何至于一地鸡毛?

大小事务有十几样,包括赈灾安抚百姓这等大事在内,炉火都要再加碳了,他们还没讨论出结果,已经让朱见济坐不下去了。

这跟他想象中的内阁完全不一样!

喜欢我要做明世祖请大家收藏:(.sodu777.)我要做明世祖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