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1章 太子来到了他忠实的皇庄(2/2)

不会,忙紧催着他们。

于是农人又想下跪。

面对上等人,他们最习惯的就是跪拜了。

可朱见济不习惯。

“不必了,说了让你们站起来!”

小太子眉头一皱,反而是催着农人们把馒头吃了。

“孤这么早过来,劳烦你们在这里等着了,想来都没来得及填填肚子,这几个馒头暂时给各位饱腹,等孤跟你们说完话,再去庄子里喝粥吃肉!”

农人们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但热乎乎的白馒头就在手里,白吃一口也是嫖来的。

先是有个干瘦的少年咬了一口,然后其他人都动了嘴巴。

“如今土地为东宫所有,你们身为佃户,此前与人做的契约统统作废,可还有去处?”

吃了几个馒头的农人面面相觑,然后才推举其中最德高望重的老头出来回复,“回太子爷,没地方去了。”

如果还有去路,何至于给人当佃户?

朱见济笑了,“既然如此,那就留在皇庄这边做事吧。”

农人们只能答应。

作为佃户,他们是跟着土地走的,谁是土地的主人,他们就听谁的话。

“只是孤听说,你们其中还有私逃的军户匠户?”

此话一出,农人们连忙吓住,膝盖软了,要不是之前朱见济就不让他们跪了,只怕又要倒下来一片。

为何闻言色变?

这有得上溯百年,夸一夸老朱同志了。

大明开国以后,老朱就建立起来了一套著名的户籍制度,军为军户,匠为匠户,世世代代,永不改籍。

在老朱眼里,只要世界按照他制订的标准运行下来,老朱家的江山就会永世相传,岁岁不休。

可惜世界的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随着世道稳定社会发展,在永乐年间就出现了普遍的“逃籍”现象,户籍制度被破坏。

而正统十四年的那场北京保卫战带来的伤害,更加促进了活不下去的某某户们摆脱限制,另谋生路。

这是人之常情。

是不可以避免的情况。

但在统治阶级眼里,这是违法的!

权贵们因为自己占的就是黑田,也不管找来的佃户是不是逃籍之人,所以农人们可以混过去,上缴大部分的田租,换来一家几口的生存资源。

可这是太子啊……

“不必担忧,”朱见济摆出笑脸,安抚了下农人们,“孤不会追究你们的罪责。”

“孤要建的皇庄是个新东西,只要你们好好干活,户籍之分也不会太重要,孤还要保证你们衣食无忧。”

“……草民们谢过太子开恩。”农人惶惶然的应下,眼神忍不住朝着旁边的宦官宫人们瞄去。

以后皇庄是会让这些人来管的吧?

宫里来的会不会欺负自个儿?

可没有其他退路,除了接受还能如何?

朱见济并不在乎农人们现在的想法,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他今天挺着小肚腩吹破天,可没让手底下的农夫吃上饭,那就是浪费口水。

他只需要结果来证明。

就从皇庄开始,让他响应伟大慈父的号召,展开符合封建背景的农庄制度建设!

等到日后航海大发现,再派人去北方的黑土之上种土豆。

想想都觉得很美妙。

喜欢我要做明世祖请大家收藏:(.sodu777.)我要做明世祖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