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06、钢铁行业的明星(3/4)

李唐接住趣÷阁记本,看着上面名单的时候,戴应池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低头看了一眼,抬头道:“风立集团的吴总来电话了。”

“风立集团?”李唐印象不太深刻。

“一家民营企业,港口、运输、不锈钢制品等方面,都有业务。这是一家有几十亿资产的企业吧,最近才开始进入钢铁冶炼和矿产资源开采领域。”

戴应池还真特意打听了一下这家企业:“之前请我很久的人里面,最热情的就是风立集团的老板吴越铭。”

他说这话,握着手机,手机一直叮铃铃的响着,却没有摁下接听键。

“吴越铭还在这边?”李唐问道。

“对,他这些天一直在。”

“你让他上来,咱们先跟他谈谈看,了解一下大家的态度。”

“好。”

戴应池接听了电话,亲自下楼,把吴越铭接了上来。

第一眼看到吴越铭的时候,看起来是一个车普普通通的中老年人,一般不会认为这是一位大老板。

“吴老板?”李唐到门口迎接。

“李总!”

吴越铭微微喘着气,指了指下面。

楼下的大会议室,与其说是会议室,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礼堂。

“大家都不愿意离去,都想跟你单独见面,谈谈合作。”他看到李唐站在面前,还是挺激动的,“我是没想到,你会第一个跟我见面。楼下有很多同行,很多都是国企的负责人。我听说李总过去喜欢跟国企合作。”

“我们选择合作对象,不分贵贱,不分身份,主要是理念一致。”

李唐邀请大家坐下来,倒茶之后,问道:“刚才戴部长跟我聊了聊你们风立集团,说你们是一家励精图治的企业,给了很高的评价……”

“感谢戴部长的美言!”吴越铭朝戴应池点头致意。

前些天一起喝酒,起作用了。

“我想问一下,你们风立集团想要在我这里,获得什么?”李唐直接问道。

吴越铭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温和的笑道:“应该说,我们能够给你们提供什么。”

他看着李唐的眼睛,不慌不忙道:“我们风立集团旗下有自己的港口,虽然港口不大,但每年吞吐量几百万吨铁矿石肯定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我们有自己的运输船队,旗下还有钢铁厂,不锈钢制品厂。”

“你们风立集团打造了整个产业链!”李唐倒是惊讶的。

“规模不大,但确实钢铁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有涉猎,现在唯独缺少最上游的环节。”

“吴老板想要怎么跟我们合作呢?”

“以我们公司的规模,只能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旗下的钢铁厂,对铁矿石的需求来源,一直都没有固定。所以我希望跟你们展开的合作方式,是像华凌钢铁一样,每年从你们那里,获得几百万吨的铁矿石。”

“我们的铁矿石并没有开采出来,矿山、基础设施都还在建设当中。”

“很快就开采出来了,不是吗?”吴越铭笑道。

“最快2005年投产。”

“也就是明年。”

“对。”李唐点头,“当然这是乐观的估计,如果矿山建设遇到麻烦,投入运营的时间,有可能会向后拖延。”

“这种事情很正常嘛。”吴越铭似乎并不介意:“我们当初建设港口的时候,预计也是两年内建成,最后工期拖到了四年。不过投入运营之后,收获很多。”

“嗯。”李唐挑选合作者,当然是要开诚布公的:“我也不瞒你,我们跟跟华凌钢铁签订的合同,铁矿石价格是根据每年的国际铁矿石标准价格指数基础上,打八五折。”

“八五折?”吴越铭一听这个数字,顿时颇为心动。

“有这个价格,一方面是我们矿山计划生产的铁矿石,普遍品位是58%,铁矿石的各方面数据,跟其他铁矿石公司也会有一定的区别。”

李唐把一份准备好的资料递了过去:“这是我们在实验室做得选冶试验数据结果,还有在华凌钢铁的高炉做的实践试验。烧结特性,烧损率方面,实验结果还是挺不错的,跟咱们国内主流的钢铁高炉都非常兼容。”

吴越铭看了看上面的实验数据,看懂了一些,有些还得专业的人给出意见才行。

“我们会尽快研究决定。”他脸上还是充满期待。

“你们希望每年获得多少铁矿石呢?”李唐问道。

“我们公司旗下的钢铁厂规模不大,每年两百万吨差不多了。”

“两百万吨也不少。”

跟吴越铭简单谈了一下合作的意向,李唐又陆陆续续跟多家钢铁企业的人,有过简短的会面。

有些人要求多得很,有些人只想拿到优质的铁矿石。

谈了半天下来,他很清楚,真正能够展开合作的,不多。

不过他也不着急。

毕竟未来二十年内,铁矿石一直是卖方市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