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07、一将功成万骨枯(2/6)

铜金矿山,因为出现垮塌事故,部分矿区已经关停整顿,在整顿完成之前,必然造成产量严重下跌。据全球统计数据,去年铜金属的供应缺口大概是三十万吨,这也是造成国际铜金属价上涨的原因。我们预计今年国际上,铜金属的缺口,还会持续扩大,甚至有可能达到八十万吨到一百万吨。”

这话的意思,就是国际铜金属供不应求的态势,还会更加严重。

国际铜金属价格,必然还会持续走高。

李唐点头表示认同:“铜矿的开采前景,确实很明朗。”

“电网工程,以及各项高精尖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对铜金属需求量确实很大。不只是咱们国内,国际上,镁国、鸥洲等国家,近些年经济也在持续回暖,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都在保持增长状态。”

牛福对国际形势还是有自己的了解的。

李唐知道武矿集团这是已经做出了决定,把业务的侧重点放在了铜矿上面。

至于铁矿领域,他们目前根本没有建设钢铁厂的计划,旗下的贸易公司,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完全就是倒买倒卖,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想要进入铁矿石领域。

铁矿也好,铜矿也罢,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风口。

并没有优劣之分。

他不评价牛福的决定,扭头看向卢晨义:“卢董事长想要收购我手里全部的连赢矿业股份?”

“如果你愿意,价格方面,咱们可以慢慢谈。”卢晨义知道牛福和李兴朝这里处于中立的态度,现在能不能控制连赢矿业,关键就看李唐点头不点头了。

李唐认真的想了想,没有拒绝卢晨义的提议,也没有直接同意:“连赢矿业和海港钢铁合作,必然是双赢的结果!”

“你说得对!”卢晨义出声附和。

“但是你想要全部收购我手里的股份,而是不太赞同的,而且这样做,对连赢矿业的发展也很不利。”李唐沉吟道。

“哦?”卢晨义倒是有些意外:“你不看好我们入主连赢矿业之后的经营?”

“你们海港钢铁是国企,而连赢矿业名下有差不多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二十三亿吨的优质铁矿储量!”

“这是人尽皆知的。”

“这么重要的资源,奥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不会那么容易同意你们的并购。”

“看来你很了解奥国的投资委员会的做事准则。”卢晨义自认为自己还是挺了解奥国的投资环境的。

“随着铁矿石市场的回暖,连赢矿业股价的持续飙升,奥国那边已经有很多民众表达了抗议,甚至有媒体已经在尝试性的撰稿杜撰我们在皮巴拉地区的投资是一场阴谋。”

李唐说的这些情况,也是从爱丽丝那里听来的:“因为我们是私人企业,铁矿山的投资,本身确实是单纯的生意、买卖。你们也知道,奥国那边奉行的是贸易自由。但你们海港钢铁,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国企,一旦收购连赢矿业,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铁矿储量,一定会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

“你怎么就那么确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卢晨义对于未来虚无缥缈的事情,显然是不那么容易相信的。

而且舆论的东西,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根本无法预料。

李唐却是知道,国企走出去,不管是在奥国,还是在伽国,投资矿产资源,必然要经受舆论的考验。

很多国企跨国并购国外矿企,功败垂成的原因,往往就在于此。

不管在哪一个国家,矿产资源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自上而下,都会引来更多的关注。

连赢矿业现在奥国那边,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股价就像是互联网公司似的,持续飙升,本身就处在聚光灯之下。

一旦被海港钢铁这样的国企控股,必然是沸反盈天。

很多购买了连赢矿业股票的奥国人,恐怕就要忧心忡忡了。

他没有给卢晨义解释可能发生的这些事情,只是很笃定道:“我们双方可以展开合作,你们海港钢铁可以入股,但没必要控股。”

“看来你对自己的经营能力很有信心!”卢晨义微微一笑。

“连赢矿业本身就拥有一个很专业的精英团队。”李唐没有往自己身上揽功劳。

“你认为怎么合作才是对两家企业最好的选择?”卢晨义饶有兴致的看着李唐。

“连赢矿业正在拟定一份融资计划,不过在融资之前,我想我们需要先跟国内的各家钢铁企业先谈一谈供货合同的事情。”

李唐其实心里对羽根国内的钢铁企业的合作,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步骤。

首先肯定是签订供货合同。

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连赢矿业能否成功开发矿山的关键!

接着才是融资,这要看各家钢铁企业是否愿意投资入股了。

“你希望我们海港钢铁先跟你们签订供货合同?”

卢晨义明白了李唐的意思,“但是据我所知,你们原先提出的开发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