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章 谈笑间,宠妻灭妾(1/2)

那日,被父亲下令,离开侯府,迁居十里庄子,白若尘,一丝停留都没有,第二日一早,就收拾了一些细软,在姨娘的哭哭啼啼声中,头也不回,只带了一个随身丫鬟小烟(也只有她肯跟去),坐府上的马车,来到了这十里庄子。

临出侯门刹那,她对自己发誓,要么,就不回来了,要么就要衣锦归来,让白府的那些不可一世的人瞧瞧自己的风光。

来到这郊区,远远看到这庄子的风景,湛蓝如洗的天空下,青枝绿叶、小桥流水拥簇围绕的一座小山村,让人心胸广阔,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勾心斗角,只有自由和美景,她顿时大口大口呼吸绿色空气,瞬间犹如困在笼里的鸟儿,归了林。

什么侯门花团锦簇,远不如这里山清水秀好风光。

大不了,当成提前退休养老而已。

厢房虽然破旧,收拾一下却也温馨,比那冷冰冰的侯府舒适许多。

才来几日,她就一边玩耍,一边慢慢把这庄子前后的情况摸清楚了。

原本想去更远一些的十里山探险,哪里知道,今日姨娘却巴巴地来看望她了。

见到女儿疑惑地注视自己,田氏擦擦眼角的眼泪,说:“尘儿,你不怪姨娘带你妹妹和弟弟来此吧!”

她对这个女儿十分的内疚。

从前,若尘每每被二小姐若溪给欺负的狠了,都会哭诉,怎就没有投身到续弦太太的肚子里去,好歹也算嫡小姐,怎么偏生就投在了二房小妾的肚子里,被姨娘连累,一辈子在府内抬不起头做人。

被说的多了,田氏看着这个女儿就觉得歉疚。

如今,她也觉得,是自己这个姨娘当的没用,让女儿被赶到这郊区的庄子来住了。

她苦苦哀求了夫人,请夫人念在若尘还年幼的份上,放自己也来这十里庄子,陪伴女儿成长。

夫人心软,却也正色告诉她:“你可知这侯门,容易出,却不容易进,你这出了侯门,或许侯爷就会彻底忘记你,一辈子不让你们回来也是有可能的,你若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你的儿子考虑。”

而田氏,平素性子软,为了护犊子,此次倒是真的下了决心,一个劲地求夫人恩准她出府:“妾身既然出了这个府,原本也没打算能有福分再回来,如果不能再回来伺候侯爷和夫人,那也是妾身没有好的福气了,可是尘儿还那么小,我这当姨娘的实在是放心不下她……”

杨氏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

她虽然性子偏软,却终究是一个女人,为了所谓礼数,不得不任由丈夫纳妾,可心里始终是不悦的,能放田氏去庄子,也就少了一个情敌,若这田氏的儿子不是变成了哑巴,原本也是一个很大的情敌,她那儿子三岁就能背书识字,天资聪颖的很,当初是很讨侯爷欢喜的。更何况,田氏长得不错,又识字,女工又做得好,祖辈也曾经当过官,出身并不低,比那几个贱妾聪慧许多,她也一直很防备着她。

如今她自愿离开去守护庄子,自然是好事一桩。

然而,毕竟她是主母,若放任一个妾随意离开,传扬出去,免不了会有人嚼舌根,说是她这个主母容不下人,她倒有些左右为难。

不曾想,这些话,却被在隔壁房间绣女红兼闲谈的三小姐若兰和四小姐若画听见了。

若兰和若画,都是续弦杨氏所生。

端庄无害的若兰倒没有说什么,她性格是真的温婉,柔情,纯真,对这些和自己无关的事情,都不会搭理。

若画则不一样了,母亲和田氏的对话,她都听在了耳朵里,示意身边的丫鬟锦缎,去唤了母亲来,悄声低语。

若画说:“母亲,五妹妹离开侯府,主要是因为她伤了我,固然女儿心里大致明白,此事十之**,原是二姐姐干下的,让五妹妹背锅,但五妹妹也免不了是帮凶,不管如何,这梁子是结下了,若让她继续留在府上,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也许女儿哪天,还是会着了她们的道,她这么一走,反而是好事。至于田姨娘非要离开,母亲也无需真心阻拦,大不了,给点细软,把明面上的事情做得风光,但父亲那,母亲还是要去禀报的,此事说开了,父亲心里肯定也不高兴,或许就对那田氏冷了心,母亲倒也少了一个对手。”

端庄秀婉的杨氏抚着心口说:“我的儿,端端是你想得周到。母亲是万万不及你的心细。”转眼看了一眼若兰,叹息:“你呀,学学你妹妹,做人多么的圆滑,如今,已经有人上门为你提亲来了,你倒不长进点,学点本事,将来如何掌管夫家家业成为主母?”

若兰抬眸,不满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子,说:“母亲,妹妹这样会算计的,除非嫁一个蠢笨的夫婿,否则哪个夫婿能受得了自己的娘子将来如此精明?那田氏一贯谦和低调,侧室里已经是最不争的了,她走也好留也好,对母亲哪有一丝一毫的影响?人家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若不是她那个小儿子哑巴了,未必是今日这样委屈的地位。”

“姐姐也说的对,若她那小儿子能出息点,也不会是今日这样的地位,万一那孩子忽然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