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7章 贪狼潘璋(2/3)

,接了一碗,大口喝了起来。

“好酒!”

“看这位公子面生,怕不是阳羡人吧?”人群中有善于察言观色者,已然忘了此行的目的,不由自主开始了搭讪。

袁耀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去搭理这些人。

同样出身世家士族的朱桓,此时则充当起了袁耀的嘴替。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搭讪者听得出,朱桓说的是地道的吴语,而且还是最正宗的吴县话。

而且朱桓说话时,一副眼高于顶、盛气凌人的姿态,连一个小小的护卫都这么高高在上,那他身后的公子哥,必然出身不寻常!

至少是吴中八族子弟,不不不,甚至有可能是吴中四姓的嫡公子!

八族子弟,也只能在郡内横行无忌,而刚才那位公子开口,说的却是洛阳官话,只有四姓子弟,才会有洛阳游学的经历!

搭讪者眨眼便做出了分析,立刻赔笑道:“小人失礼,大人莫要见怪!”

“只是见诸位大人在此处喝酒,感觉不符合诸位的身份!”

“若是想喝梅酒,小人店里有今年刚酿的上上等梅酒,用材都选的是最好的梅子,酿酒的师傅也都是阳羡最有名的杨师傅……”

“行了行了,没你的事,一边去。”朱桓厌恶地看了搭讪者一眼,挥手便赶人。

“是是是,小人就不打扰诸位大人的雅兴了……如果要喝最好的梅酒,可往东门找徐记米酒……”

搭讪者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后退。

一不小心,还被案几给绊倒了,爬起来又作着揖赔着笑往后退。

一众讨债者也见怪不怪,毕竟为赚钱嘛,不寒碜!

而且徐掌柜一向精明,能让他没皮没脸到这种程度,众人也猜出了袁耀身份的不凡。

当然他们不会猜到,眼前拿着剑给人充当护卫的,正是传闻中吴郡四姓之一的朱氏长公子朱桓!

而朱桓护卫的对象,则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敢问公子,和这潘璋是旧识么?”有怕事者小心翼翼问道。

这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不认识。”袁耀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那小人就得劝公子两句了。”怕事者拱了拱手,指向潘璋,“这厮是本县有名的泼赖户,平时在黑市干着倒买倒卖的生计,有时候还黑吃黑,以至于没人愿意和他做生意来往。”

“除此之外,这厮还极其嗜酒,喝完酒就喜欢说大话!”

“因为没钱,这厮每日净到处赊账,又仗着身形魁梧,没人打得过他,经常赖账不还!”

“方才他说加倍还公子的酒钱,公子您可千万别信他!”

“这话他给我们每个人都说过,可这都几个月了,我们大家伙半个铜钱都没见着他给过!”

“公子要请人喝酒,这我们管不着,但说句难听的,这顿酒给狗喝,都比给这厮喝好!”

“狗还记得人的好呢,这厮净会说大话诓骗人,刚才公子您也看到了,他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

说话这人口才很好,三言两语说明了潘璋的为人,也是道出了众人的怨气。

其实不用这人说,袁耀也知道潘璋的为人禀性。

《三国志》记载:璋……性奢泰……好立功业,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

用白话来说,就是潘璋有好大喜功、嗜酒贪财的缺点。

平心而论,袁耀其实是不喜欢这种人的。

但乱世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事,又非得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行!

潘璋的优点也不是没有,正如《三国志》记载,其为人粗猛,禁令肃然,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巿,他军所无,皆仰取足。

用白话来说,就是打仗比较猛,带兵能做到令行禁止,还有开军市的技能!

打仗勇猛,带兵有方的将领袁耀自然是不缺的,袁耀感兴趣的,自然是潘璋的军市技能。

战国名将李牧,之所以能在当时那么落后的条件下长期驻守边境,为赵国对抗匈奴,就离不开他开军市的举措。

而在袁耀战略计划中,以战养战是未来与北方诸侯作战的重要保障。

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直都是从北到南统一更为容易,唯一从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只有一个成功的例子。

如果能规范并总结实行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军市体系,那么也能降低自己从南往北征伐的难度。

总之,潘璋是一个优缺点极其明显的将才,袁耀也已做好了降服他的准备。

“哦?”袁耀皱了皱眉,笑道:“可人家说了,并不是故意赊账的,只要等他富贵了,就会还你们钱!”

“而且是加倍还哟!”

“哈哈哈哈”众人一听袁耀这话,全都哄笑起来,“就他,还富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