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6章 难道是我误会袁耀了?(2/3)



徐盛带着施然,两个人共四匹马,赶了两天一夜的路,终于到了安吉县。

安吉是十年前才析故鄣县新设的一个新县,县治很小,也很残破。

占据这里的,是严白虎手下的贼徒。

徐盛一到地方,便亮出自己袁耀亲兵队率的身份,立刻就有贼徒首领,带着他见到了在此地养伤的严白虎。

徐盛毫不拖拉,三言两语便讲明了要求。

严白虎一听情况紧急,连忙找来了一个山越士卒,使之充当向导。

安吉是严白虎舔舐伤口,收拢贼徒的据点,同时也是祖郎率领的山越军队的补给地。

有了山越士兵当向导,徐盛也是在半夜终于找到了祖郎大军在山中的营地。

几声山鸟叫声,确认是自己人,伸手不见五指的密林中走出几个放哨的山越士兵,领着徐盛等人穿过密林走入了营地。

徐盛边走边看,却见偌大的营地,只有寥寥几个巡逻士兵。

一连揭开七八个帐篷,却一个睡人的都没有!

“营中士卒都到哪里去了?”徐盛心中大感不妙,忙问道。

带路的山越士兵没搭话,直把徐盛带到一处较大的帐篷前,便自顾自走了。

徐盛掀开帐帘,却见一山越汉子,正躺在地上呼呼睡着大觉。

“祖校尉?”徐盛试着喊了一声,见对方打着呼噜没反应,便是提高了音量:“祖校尉!”

“嗯?”山越汉子一骨碌爬起来,徐盛这才发现对方睡觉时还抱着一柄刀。

“祖校尉回来了?”山越汉子揉了揉眼,这才看清眼前之人并非自己的族人。

“你是谁?”山越汉子把手按在刀柄上,眯着眼戒备起来:“祖校尉在哪里?”

徐盛一听这话,便知道眼前之人并非自己要寻找的抚越校尉祖郎。

“我是奉袁将军之命,来传密令给抚越校尉的!”

“祖校尉何在?”

“袁将军?”山越汉子一脸不解:“你是说袁都督?”

徐盛这时才想起来,祖郎这些人恐怕还不知道袁耀就任扬州刺史的事情。

夜幕如墨,万籁俱寂。

徐盛心中焦急万分,却不得不耐着性子与这山越汉子周旋。“是是是,是袁都督。”

“我是袁都督的亲兵队率,祖校尉现在何处,我有急事相告!”

孙策的营帐内灯火通明,但外围的警戒却异常严密。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探子神色紧张地冲入营帐,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报——祖郎率部偷袭我军后营!”

孙策猛地站起,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他迅速换上战甲,拔出腰间的长剑,剑身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营帐外,士兵们闻讯而动,铠甲碰撞的声音和铁蹄踏地的声音交织成一首紧张的战歌。

他尽量让声音显得平和而坚定,“我奉袁都督之命,有紧急军情要传达给抚越校尉祖郎。烦请通报一声。”

山越汉子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仍旧谨慎地点了点头,示意徐盛稍等。他转身钻出帐篷,消失在黑暗中。

徐盛心中悬着的大石并未放下,他清楚,此行的成败关键就在这个名叫祖郎的抚越校尉身上。

祖郎误打误撞,使得孙策暴露

袁耀得知缘由,并未加怪祖郎,面对袁涣等汉臣的歧视和追责,袁耀包庇祖郎,说其是受了自己的命,为了更好招抚山越。

孙策与袁耀决战前,悲观情绪弥漫,于是孙策说: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50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当年,先总理令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徐州,兴师北上。光复徐州的第二天,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民国16年四月,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大获全胜。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20年前,我从徐州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啊,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20年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吗?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

吴县招揽徐盛,孙策不顾伤病,追上袁耀大军,却得知袁耀只带护军轻装跑去了阳羡招揽周泰

孙策借机要求交换人质,袁耀知道不能暴露诸葛亮,便执意与孙策讨价还价,最后仅以孙翊加百金换得冯氏及诸葛亮。

诸葛亮理解,冯氏却受了委屈。不解袁耀用心,加之袁耀接连纳妾,冯氏以为袁耀薄情,就连小乔也不理解,大

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想用重金赎买他,但又担心楚国不给,就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