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2章 他犯的可是死罪(1/2)

王上,您这是在阴阳怪气吧?

您绝对是在阴阳怪气啊!

您可真是……干得漂亮!

李斯用力掐自己的大腿,脸都憋的有点发紫了才强忍住捧腹大笑的冲动。

但吕不韦很清楚,虽然嬴政还是少年,但以嬴政的城府绝对做不出阴阳怪气这等置气之举,他是在逼迫吕不韦自己打脸!

吕不韦没有直接回答嬴政,而是想从蛋夫身上寻找机会:“韩王是如何请降的?”

蛋夫毫不犹豫的回答:“王肉袒、衔璧,百官衰绖,士舆榇。”

“大开宫门,步行出宫而降。”

“投降的时候说了甚,卑下离得远,听不清。”

吕不韦轻声一叹。

韩王安究竟说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韩王安是穿着韩王冕服率群臣出宫请降的,那韩王安就还是韩王安,只是没有国土的王而已,吕不韦还有一线机会。

可惜,韩王安却是以周礼中的国哀礼请降,又献出了用于祭祀的玉璧。

从名义上来说,韩王安已经死了。

没了祖宗庙宇、祭祀之地和韩地为疆域,韩王安的子嗣无法继承韩王之名,即便再建国家也不能再以韩为国号。

那即便吕不韦有千般办法,他跟谁去结盟?

跟一个死人吗?!

韩王安断绝了自己再做韩王的可能,也让吕不韦毫无下手之地!

吕不韦只能面向嬴政拱手:“王上,韩国已亡,再无结盟的可能。”

“且我大秦一战而亡韩,已向天下展示出了我大秦之勇武,天下人已然惊惧。”

“即便我大秦助韩复国也并无大用。”

“故此,臣谏言,即刻增派行人游说诸国,安抚诸国之心。”

“韩地紧邻魏、赵、楚三国,可赠其大量财货,并将部分韩地城池割让给此三国以做结盟之资。”

“尤其是同出于晋的赵、魏二国,他们很可能会韩复仇,出兵攻秦!”

嬴政若有所思的点头:“照仲父所言,我大秦现状岂不危急?”

吕不韦肃声回应:“危急至极!”

吕不韦不是在恐吓嬴政,更没有欺骗嬴政。

大秦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温水煮青蛙,一次夺上几座城就结束战斗,不会过度刺激各国神经。

四年前大秦有点飘了,没控制好力度,一战就打下了一个郡,次年天下诸国就开启了第五次五国伐秦之战。

那一战只是夺了一个郡而已,这次大秦可是灭了诸雄之一啊!

其他诸雄能不兔死狐悲吗?

一個处理不好,第六次五国伐秦很快就要开始了!

嬴政沉声开口:“我大秦长安君为国灭韩,足以鉴其忠心。”

“且依托一国之力,嫪宦丞发兵二十万攻韩即便能胜,也定会战损良多。”

“值此大秦危难之际,寡人有意赦免长安君之罪。”

“如此,韩地可入秦手,为我大秦戎卫,我大秦更能将全数兵力用于抵御外敌。”

“仲父以为,何如?”

吕不韦当即驳斥:“王上,长安君数次明抗王令,又擅斩副将,更轻启战端,致使大秦沦入危局。”

“他犯的可是死罪!”

“怎能轻易赦免?”

王翦笑呵呵的说:“吕相说的对!”

“长安君所犯之罪乃是大罪!死罪!罪不可赦!”

“但末将以为,罪不可赦却可抵嘛!”

“《秦律》有定: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除爵)。”

“末将以为,长安君的封君之爵理当能抵消部分罪责了吧?”

“末将对昔日之长安君有所耳闻,其酷爱侍弄花草,四处赏玩,想来便是做个庶民也会乐在其中。”

王翦并不在意嬴成蟜最后会不会死,但王翦不希望嬴成蟜现在就死。

因为大秦黔首渴望战争,对擅启边衅并不抗拒,很多黔首也不会明白长安君究竟是怎么违抗的王令,他们只能看到结果。

白起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然后就被赐死了!

嬴成蟜前脚刚灭了韩国,后脚也被朝廷给杀了!

这必然会打击军方对战争的追逐,同时会让军方将领在战场决断时变得束手束脚,生怕步了白起和嬴成蟜的后尘。

当然,王翦的态度并不坚定。

能救就救一把,不能救也不强求。

蒙武的态度相较于王翦要更加坚决:“末将附议!”

“违抗王令、擅启边衅,长安君着实罪孽深重,怎能特赦之!”

“理当以其封君之爵抵罪!”

因为嬴成蟜的灭国之功,不少将领已经把嬴成蟜当成了自己人,见王翦和蒙武都表态了,装聋作哑已久的将领们纷纷附和。

嬴政心中振奋,当即看向韩仓,但想了想又未曾开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