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羊薅秃了(3/4)

赏,我再出去逛一圈子……”

“然后马上回来是吧,还要回来好几次是吧。”

虞老板打断道。

这都会抢答了……

苏白干咳两声,出了万选斋。

【终于又开始捡漏了,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别啊,我还蹲着等主播讲解下,这随珠看着是挺美,但究竟好在哪里,就值一千万?】

【说好的一边捡漏,一边学知识的呢,知识呢?】

苏白张了张口,还没说话,再次惨遭强答。

【虞青钱:还是我来吧,大家就一边看小苏捡漏,一边听我说说这随珠。】

【好嘞,虞老板不是最擅长高古玉和琉璃器的吗?正好长长见识。】

【虞老师开课吧。】

苏白哑然一笑,乐得清闲。

于是,

苏白开着直播,晃荡在一个个摊位前,

直播间里,

虞老板,不,虞老师开讲随珠:

【4~5000年前,埃及和西亚开始是出现琉璃珠,这基本称得上是琉璃器之始。】

【3000多年前,地中海地区发明镶嵌工艺,从此烧制出来的琉璃珠有了像是眼睛的图案,这是蜻蜓眼的由来。】

【琉璃珠又是怎么传入我国的呢?当时的商人出国做生意可没飞机坐,只能腿着来,那多远啊,揣一把琉璃珠,关键时刻可以当钱用,就这么传进来了。】

【春秋战国时期,琉璃珠就已经是与玉璧齐名的宝物了,这一点从当时贵族下葬陪葬的东西可以看出。】

【比如曾侯乙墓就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珠,听说过吗?没听说过的可以去百度一下。】

【曾侯乙墓就在随县,春秋战国时候的随国姬姓曾氏,这曾侯就是随国的国君。】

【从那时候起,随珠和璧,齐名天下,为春秋战国最顶级的宝物。随珠就是随侯珠,琉璃珠;和璧就是和氏璧。】

【韩非子云: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

随侯之珠,不饰以银黄。

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

渐渐地,直播间里鸦雀无声,

像极了,

大学的高数课堂。

别说发弹幕了,苏白完全能想象,那些可怜的粉丝这会儿已经双眼空洞无神,仿佛又回到了学校,坐在了教室里,重新忆起了被老师支配的恐惧。

虞老板很奇怪地弹幕连发:

【咦,你们怎么不说话?】

有气无力的弹幕终于开始重新出现:

【虞老师你讲得很好,以后不要讲了。】

【我错了,我认罪,知识什么的,还是随便听主播提两嘴就好了,我其实没那么好学。】

【还是看苏神捡漏吧,虞老板跪安吧。】

【……】

且不说万选斋里,虞老板自闭了没有,

苏白看在眼里,反正是笑了,并且深切反省,以后还是主力捡漏,知识随口说说就好。

这届网友,没有他们嘴巴说说的那么好学。

捡漏在继续。

也不知道,

是不是今天发生的这么多事情,

耗尽了好运气,

还是偌大的虹桥古玩城,

真被薅光了。

这一回,苏白的收获很不怎么样,

晃荡了足足两个小时,收获是有的,且不少,只是标志性的小眉毛,再也没有扬起。

两个小时后,

苏白大包小包地,还雇了古玩城的保安帮忙提着,重新回到了万选斋。

万选斋里,

虞老板还保持着坐在茶桌前盘玩随珠串的姿势,

两三个小时,不带动的,真爱无疑。

“收获都在这里了。”

苏白给了保安钱,感谢他们帮忙后,把收获一一地摆上茶桌。

计有:

紫砂料子的24生肖杯子,泥料上乘,工艺不差,可惜没有款;

霁蓝釉瓷器,建国后的外贸瓷,很少见,工艺很高,可惜市场偏冷;

洪宪的粉彩瓷,这个是价格不错,可惜摊主识货,只能算是捡了个小漏;

大红酸枝木的17格算盘,木料顶级,做工顶级,百年使用,完好无缺,问题还是冷门,300块买的,万儿八千就差不多了……

……

“虞老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