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长安雪(3/4)
>
“你看你这个样子,魂不守舍的。”卢丰娘抚着杜五郎的肩,“请吧,也让真人给端砚度桥。”>
“那好吧。”>
外仪门处,彩云才从二进院离开,青岚正从前院进来,道:“娘子,那位小后生醒了。”>
“你扶五郎去歇着。”卢丰娘道:“我去看看。”>
杜五郎方才醒来时便留意到了那个昏迷的少年,颇为在意,执意要一起去。>
~~>
前院庑廊处,少年支着身子坐起。>
若说他昏迷时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矜贵柔弱的贵家子,而他一睁开眼,气质又有了变化,让人感到一股与其年纪极为不符的沉稳。>
更奇怪的是,沉稳中却带着茫然。>
“小郎君,你是哪家的子弟?”卢丰娘问道:“因何昏迷在路上?”>
那少年正在疑惑地看着四周,迟疑了片刻,开口很缓慢地问了一句。>
“我,没有死吗?”>
中间停顿了一下,他仿佛不太会说话。>
“你没死。”卢丰娘道:“被杜家救回来了。”>
少年的目光中依旧透着不解,点头致谢。>
“不必害怕,你可有名字?”>
“薛白。”>
“可是河东薛氏出身?”卢丰娘又问道。>
薛白摇了摇头,目光落在了杜五郎的鬓边,看得很认真,像是在观察着什么。>
杜五郎被他看得有些局促,挠了挠脖子低下头。>
想了想,他向卢丰娘道:“娘亲,他好像病了,也给他碗姜汤吧?”>
姜汤是方才给杜五郎熬的,卢丰娘遂让人去再端一碗来。>
这会工夫,薛白起身,踉跄地走到了门外。>
他身体还有些虚弱,扶着墙,站在台阶上向外看着。>
杜五郎不由跟了过去,站在门槛上探出头,顺着薛白的目光往西面望。>
巷边残留着一滩血迹。>
远远的,升平坊牌楼与对面魏宅围墙之间那两寸见宽的画面里,是朱雀大街的车水马龙。>
“这是哪?”薛白问道。>
“长安,万年县,升平坊。”>
“长安?”>
天空中还在下着小雪,巷子对面的院墙中透出亭台楼阁、一层层的木制斗拱、重檐歇山式的屋顶、屋脊上的鸱兽扬嘴而立。>
风吹动檐下悬挂的铃铛,发出清响。>
“是哪朝哪代哪年?”>
“你连这都不知道吗?”杜五郎道:“大唐天宝五载。”>
“天宝五年吗?”>
薛白闻言微微叹息,叹出了一口白气,飘散在大唐天宝年间的寒风中。>
他身上的单衣很薄,嘴唇已冻得发白。>
“载,不是年,是载。”杜五郎提醒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唯尧舜之君以载纪年,当今圣人功比尧舜,曰载。”>
薛白看了他一眼,神色迷茫,并无敬畏。>
杜五郎不由缩着头小声嘀咕道:“旁的书读不好无妨,此事务必要记牢。”>
“好。”>
“你家在哪里?”>
“不记得了。”薛白道:“死……昏死过去之后,我很多事都不记得了。”>
“是有人要打杀你吗?”杜五郎用很小的动作指了指薛白脖子上的掐痕。>
“想不起来。”>
杜五郎忧虑起来,到卢丰娘身边小声道:“娘亲,他孤苦伶丁,我们收留他吧?”>
婢女青岚道:“娘子,奴婢看到他脚踝有绳索勒出的淤青,颈后有烫掉的烙印,又是在平康坊找到的,可能是个官奴,犯了错被打成这样丢在路边。”>
“官奴?”卢丰娘喃喃自语道:“正好得再给五郎买个奴仆。”>
青岚见主母没明白,提醒道:“这情形也不好立契入贱,留下恐不妥当,万一再惹了麻烦,毕竟杜家不是寻常门户。”>
卢丰娘听了,马上犹豫起来。>
杜五郎急道:“可他这样会死在外面的,马上要宵禁……”>
“五郎心善,见不得人受苦,给些盘缠救济即可。”>
杜五郎很想能收留薛白,偏是口才远不如青岚,急得不知所言。>
但这番对话落在卢丰娘耳里,想到既要给盘缠救济人另外买奴还要立契入贱,忍不住向薛白问道:“你可识字?”>
“识字。”>
如今西市上这般一个苍头可不便宜,卢丰娘遂动了心思,问道:“今日我儿受了惊吓,需有人陪着。你既无处可去,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岁之好,一言为定
红楼之黛玉后妈不好当
与人外邪神恋爱后
林安唐夕瑶
家族朋友圈
都市传奇
重生之医路嚣张
傅爷的玄学娇妻火出圈儿
幼崽招领处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