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1章 娇贵(1/4)

第473章 娇贵

一只白玉碗晶莹剔透,里面却只有一碗荞麦饭。

杨玉环见了,当即扁了嘴,道:“我不吃这个,口味艰涩难吞,吃了胸疼。”

放在以往,她吃的主食一直都是“清风饭”,即用水晶米、龙晴粉、龙脑末、牛酪浆调制好,口感糯、口道佳,自然是吃不惯这些,何况天天都是一样的荞麦,连些花样也没。

“贵妃见谅,膳房实在是没有别的。”张云容十分为难,“连圣人也只吃这个呢。”

“长安城真就没粮了吗?我不信。”

“说是,请圣人与贵妃为天下表率,想必粮食也是真捉襟见肘了。”张云容眼珠一转,劝道:“贵妃没见,连虢国夫人也瘦出细腰了。”

“休拿三姐与我比,她那是甘之如饴,支持她的情郎。”杨玉环拿着筷子搅动着碗里的荞麦,终究是不情不愿地吃起来,“我凭什么啊?”

“凭贵妃是后宫之主,共克时艰,守的是圣人的天下嘛。”

听到这句话,杨玉环沉默了,嚼着荞麦不作声了。

可她嘴上虽然没反驳,内心里显然并不认同这个理由,反而更加郁郁寡欢。

用过饭,依旧还能感受到饥饿,她看着铜镜,侧了个身,端详着自己纤薄的背,感到有些陌生。

“贵妃请躺着吧,下一顿饭该要等到明日,动得多,饿得快。”

“到三月了吗?”

“没呢,二月二十了。”

“回长安才一个多月吗?”杨玉环喃喃道,“我觉得像过了一年那么久。”

吃了一个月的粗粮,她依旧不太习惯,既感到饿,又觉得胸口像是被堵住了一般,在榻上翻来覆去,直到深夜犹难以入眠。

她不知想到了什么,干脆起身。只见守夜的宫娥坐在凳子上垂着脑袋睡着了。她干脆换上一身轻便的男袍,出了如今暂住的千秋殿,在太极宫中走动起来。

太极宫是大唐开国最初的宫殿,地势低洼潮湿。在高宗、武周朝,皇帝们就喜欢到大明宫去住了,李隆基则更喜欢由自己王府改修的兴庆宫,因此太极宫难免有种荒凉感。

中旬的月光明亮,宫城中却很冷清,不见了往日巡夜的宦官。向南一直到两仪门时,也不见那边有禁军守卫。这里是后寝与前朝区域的通道,以往便是连她也不能自由出入的。

隐隐地,能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了呼喊声,象征着动乱、杀伐。乱世之中,宫城反而像是一个忘了锁门的鸟笼。而她,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珍禽,有些好奇地想往笼子外看一眼。

两仪门是从里面栓上的,没有上锁,杨玉环对此有些惊喜,上前拉开门栓,探头看去,前方是太极殿。雄伟的殿宇坐落于空旷的广场中,显得无比寂寥。

可惜,继续往前,又是三道宫门,守卫森严。

杨玉环有些失望,驻足了一会便要回去,却见夜色中有一行人打着火把匆匆赶往承天门的城楼,她能认出为首者的身影是高力士,遂也跟了过去。

“什么人?!”

“是我。”

高力士正在忙着调度人手,听得动静回过头来,见是杨玉环,遂问道:“贵妃如何回来了?”

自从陈仓之变以后,他对杨玉环的态度似乎不像以往那般恭敬,却多了些许自己人之间的信任感。

“听到动静过来看看,出了何事?”

“城内出了动乱。”高力士并不避讳,道:“有人想趁夜出城投奔朔方。”

“为何要去投奔朔方?”

高力士叹道:“近来,城外有些不好的消息。”

杨玉环好奇道:“什么消息?”

“一些谣言。”

高力士并不细说谣言的内容,登上了承天门。

杨玉环竟也不追问,借机跟着登上城头,承天门南边就是皇城,完全不同于太极宫的冷清,灯火通明,官员们来来回回,竟是夜里也没歇着。

更远处,有火光隐现,想必就是动乱的方向。她既觉得那动乱很近,又觉得它很远。

渐渐地,火光缓缓熄了下去,有整齐的脚步声往皇城这边而来,之后,一队禁军赶到了城门下。

“城上可是高将军?!北平郡王已平定动乱,命末将呈圣人处置。”

高力士遂亲自核验了牌符,下令开宫门放他们入内。

杨玉环见此一幕,眼神渐亮。因为她留意到,如今宫城宵禁反而是松驰了的。

以往长安宵禁极为严格,尤其是宫城,夜里哪怕持着圣旨,也得让好几个衙署一同核验,再请出宫门钥匙。如今反而是“事急从便”了。

却见高力士脚步有些急促地迎向来人,与之到一边细谈,杨玉环心中好奇,跟了过去,能听到他们的轻声对答。

“消息可都是真的?”

“北平郡王还在细查消息来源,李亨很可能是在灵武称帝了。”

高力士警惕地回头看了一眼,神色忧虑,喃喃道:“若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