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二章 秦开入赵(3/3)

。”李牧笑着摇了摇头,原本他还打算等到朝廷任命下来,就带兵回邯郸,看看能不能加入中原战场,没想到最后总督竟然是他自己。

“好在朝廷答应了免除三年赋税,剩下的就是查清土地,重新丈量划分田亩,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建立学院。还有二十万俘虏也必须尽快释放,各地必须尽快平定,扫平匪患,不能影响秋收。”李牧心中想到。

燕国已亡,但赵国还没能掌控这片土地。

权利和法律的真空期,失去了束缚,会滋生很多暴力,甚至各地贵族不仅不会阻止,还有可能推波助澜。

短短几天,李牧已经收到一些地方发生叛乱的消息了。

李牧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燕国最底层的平民,对抗燕地的贵族。

统一度量衡对平民会有影响,但是免除赋税会将这个影响降到最低,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眼前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赵国给平民免除赋税,即便在其他地方稍微折腾几下,大家也能接受。

至于车同轨,则是统一马车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这年头基本上都是土路,包括赵国都不例外,虽然这几年在不停修路,但水泥官道和全国所有道路相比,只是极小一部分罢了。

土路被车辆来回不停的碾压,路上会形成和车轮宽度相同的两条车辙,也就是轨。

车辆行驶的时候,两个轮子放在轨中会更加平稳,摩擦力降低,减少畜力的消耗和车辆的磨损。

如果不沿着车轨行驶,会消耗更大的畜力,车辆的损耗也会增大,行驶速度大大降低,更加颠簸。

有个词叫‘车不方轨’,就是说这条路狭窄的只有一条车轨。

如果不统一车轨,以后两地车辆来往,每次行驶到边界,都要换车,或者不走车轨,这非常麻烦,也无法让燕地真正融入赵国。

当然,如果能够将所有道路铺上水泥,倒是没有车同轨的必要,但这是不可能的。

“再修一条通往辽东的官道,将燕地和赵地连为一个整体,其他道路延后。正好让靳黈郡守顺带将十万新俘虏的燕军送过来,建设燕国就靠他们了。蓟城内的粮草倒是充足,暂时不用担心。”李牧看向一旁的秦远,“你给本将说说,燕国有哪些贵族势力最大。”

李牧打算找一些出来,作为典型,杀鸡儆猴。

只有流血,才能让所有人记住。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