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四章 字典(3/3)

件事可是大事啊,若是做成了,日后天下所有士子都会记住他的名字。

即便是那些看他不顺眼的腐儒,也要根据他所编订的字典学习读书识字。

“这件事很重要,荀子一定要放在心上。”赵括再次郑重的说道,《字典》关乎赵国未来统一六国的文字。

只有文字统一了,才会有文化认同,才能够凝聚成一个整体。

赵括不希望赵国成为历史上的秦朝,他要将历史上秦朝和汉朝两朝完成的事情,全部完成。

“臣明白。”荀子郑重的点了点头。

“嗯。”赵括点了点头,示意没有事情了。

“那臣就先告退了。”荀子俯身一礼,离开大殿。

“今年河套和燕地又得到了丰收啊。”赵括看到两地呈上来的统计报告,高兴的说道。

有地方受灾,就有地方丰收,只要不是明末那种极端气候,一般不会出现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旱灾、饥荒的情况。

按照赵括的记忆,战国末期和秦汉交际时期并没有这种覆盖整个天下的天灾。

只要结束乱世,少了人祸,中原的元气便会得到迅速恢复,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帝国。

“两三个月前,栗腹特地写信过来炫耀河套各郡的产量,臣回信让他多送点粮食到邯郸,他立刻说河套的水利建设还没有完工,到处都需要粮食。臣答应明年给河套拨款建设,他才同意。”蔺相如大笑道,河套的建设拨款是大家商讨之后早就确定的,栗腹给不给粮食,都会拨过去。

“至于燕地,产粮主要集中在广阳郡。不过等到辽河平原开发出来之后,应该能成为新的粮仓。今年郑国带领大家在刚刚开发出来的田地上种了水稻,产量和中原差不多,并没有因为地处东北而减产。”蔺相如继续说道。

“凉州可还安稳?”赵括问道。

“大王放心,有蒙骜将军坐镇,那些羌人掀不起来什么浪子。”蔺相如笑着说道,蒙骜和蒙武父子现在的名字,在羌人那里已经达到了可止小儿夜啼的地步。

只要有蒙骜或者蒙武在凉州一天,羌人就只能老老实实地给赵国修路建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