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五章 帝国是不会错的(3/3)

就是宏福这个名字比较喜庆,看着就有福,比较合蒙武和毛遂的胃口。

大夏国和康居国派来的援军赶到大宛边境,听说大宛国已经被赵军打败,又带着大军回国了。

又过了半个月,赵军离开贵山城,不过并没有回国,而是向西出发,抵达大宛国的边境,也就是后世费尔干纳盆地的出口,吉尔吉斯斯坦的加富罗夫区,开始修筑城池。

毛遂将这座城池命名为瀚海城,作为赵国在西域的桥头堡,也是赵军的基地。

数万大宛军被带到了瀚海城,帮助赵军修筑城池和官道。

毛遂打算先建两条官道,一条通往河西走廊,一条通往乌孙,将赵国和西域连接起来。

得知赵国打算在西域驻军,整个西域的赵国商人大喜过望,纷纷带领商队朝着瀚海城赶来,为赵军捐钱捐粮,甚至还捐人帮助赵国修路。

有了赵军在,他们在西域就有了根基,不再是人人拿捏的软柿子。

蒙武也代表赵军表示,日后若是有哪个国家或者土匪,敢劫掠赵国商队,直接告诉赵军,赵军不敢保证能够追回所有商品,但是劫掠的土匪,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也跑不掉。

整个西域,不可能有比赵军更强的后台。

接着,蒙武向周围各国递交国书,宣布赵国要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你们都是赵国的藩属国,每年要向赵国进贡,赵国会保护你们的。

大宛和乌孙两国收到国书之后,立刻宣布赵国为宗主国,至于其他国家,就没有这么快了。

他们又不是贱皮子,谁也不喜欢有个大爷压在自己头上。

如果不是知道赵国击败了大宛和乌孙两大强国,他们得罪不起,早就把国书撕碎,把使者赶出去了。

蒙武和毛遂也没有着急,有大宛和乌孙两国支撑,足够养活赵军了。

大宛和乌孙占据了中亚最好的两块地:费尔干纳盆地和伊犁河谷,都是宜耕宜牧的好地方。

相比之下,其他各国占据的地方就显得并不是那么好了。

等赵军稳定下来之后,有的是时间慢慢收拾。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