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约P吗(2/3)

国人……好吧,从独立之后到二十一世纪很有一部分美国人坚信自己是“天命昭昭”的普世价值推动者,也代表着历史正确的方向或者说人类所有制度的“终结”。

可以说他们是隐蔽的文化殖民主义者,也可以说他们自己把自己洗脑洗成了沙比。但是真的有些美国人很执着与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

因此,美国人民真的挺认同连续几届政府在菲律宾实行的政策。

一方面,殖民地事务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内务,国务卿是没有权限干涉的;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不像其他国家有殖民地大臣,因此这种内部政策法规就是司法部长的本职工作。

那么对于这一届共和党的司法部长来说,多尔蒂先生自然要在上任初期发表这样相关文章,向公众表明本届政府也会继承这样的政策精神。

不过袁大师要现任的司法部长发表的文章怎么会局限在菲律宾一地呢。

真正的戏肉是在这篇文章的最后。

多尔蒂先生……老麦考尔先生……其实是袁燕倏先生在结尾处写道:“我们美国政府和我本人注意到东南亚各国殖民地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苗头。

某些国家好不容易取消了违反普世价值和自由主义的殖民主义政策,现在又逆历史潮流而动,对殖民地人民采用了极为不人道主义和不资本主义的压迫手段。

作为美国政府的司法部长,我规劝这些殖民地政府尽快回到历史正确的轨道上,不要激化与当地人民的矛盾。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百年前(1825-1830年)就因为同样的压迫引发了爪哇大起义。

而为了维护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和平稳定,我们美国政府是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今天这样的文明世界!”

这短短的几句话就值十万美金,相当于后世的两百万美元,一千两百多万人民币吗?

废话,当然值的咯。而且是童叟无欺,价廉物美,物超所值。

这可是美利坚司法部长的署名文章,他相当于是在代表本届政府发言,这已经可以看做美国政府政策面的宣言了。

要不是多尔蒂是个见钱眼开还不学无术的腐-败分子。我们的袁大师再出一倍的价钱,他都不会轻易发表这种干涉别国内政还会引发国际争端的文章。

当然啦,对骄傲的美国人来说,不管是1921年还是2017年,干涉别国内政根本不是个事儿。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帝国主义范儿啊。

再者说,这次他们干涉的可是荷兰这种破落户。

现在荷兰人又不是当年的海上马车夫,也就会种种郁金香,杀杀东南亚华人和土著。他们能怎么样,最多口头抗议一下,难不成还会向美利坚宣战……

荷兰王国的威廉明娜女王真要是为了这件事情宣战,那才正中某些美国人的下怀,说不定多尔蒂和哈丁就成为维护普世价值的美利坚英雄呢。他们的名声也不会像原本那条时间线上那样不堪了。

袁燕倏看完这篇文章,确认了多尔蒂先生确实连一个标点都没有改动过。

这下他心头大定,自己就可以向南洋那边有个交代了,也走出了干涉南洋历史发展的第一步。

就在此时,他的司机走了进来道:“二爷,车子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袁大师放下报纸道:“我们现在就走!不过我们先得去趟电报局……”

爪哇岛,三宝垄。

“岳父大人,您老这病还都没有好,应当小婿去府上拜望才是。您老怎么亲自来了啊?”

说话之人便是有着“南洋糖王”之称的黄仲涵。此君1866年出生,此时五十五岁。

据说在这个时间点上,他的私人资产在2亿荷兰盾以上,相当于1.4亿多美金。没看错,确实就是这么多。

黄仲涵财团(oeitionghamconcern)是东南亚第一个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雄厚和当时最现代化的华人企业集团,

除了热带经济作物之外,这家财团还涉足物流、保险、地产、金融、出版等行业。并且在东南亚,中国和西方各大口岸都有办事处和分行,完全能和当时怡和、太古这样的西人大洋行分庭抗礼,也不弱于这个时代的日本各大财阀。

不过1921年应该是黄仲涵财团的顶点了,在此之后那就是“黄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1924年,不到六十岁的黄仲涵因病去世。他有八个妻妾,儿子女儿各十三位,黄家这二十多位子女为了遗产还打了一场轰动东南亚的大官司。这场旷日持久官司要到1939年才结束。

1929年发生的大萧条对于黄氏财团那是大大的一击。

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那更是雪上加霜。

黄氏财团最终覆灭在苏加诺为首的印尼猴子的手中。1961年印尼政府突然下令没收了黄家在印尼所有的财产,有着98年历史的黄仲涵财团就此烟消云散。

究其根本之原因,那就是从黄仲涵开始的三代黄家掌门人始终不脱买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