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6章 新时代的战列舰(2/3)

门381毫米舰炮——

帝国为了突破现代战舰近防阵而花了整整二十年设计的,rh381k8型三联装对舰炮,发射的是特殊的弹翼炮弹,与系列战机机炮的原理相同,它并不会制导,只会沿着设置好的弹道飞行,而不是去击中敌舰。

一阶射程为42公里,若目标超过这个距离,便会启动二阶射程,发射的是装有火箭推进装置的炮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20公里。

这种炮弹不比导弹好,却在无法使用导弹的时候为德国海军提供了一个好的选择。

帝国号的第二个引擎发动起来,为动力系统注入新的能量。

在航速缓缓提高的时候,火控指挥员的命令也下达了,1,2号炮塔转向右前方,也就是西南方向。

炮塔底座发出电动机的声响,重达百吨的炮塔迅速旋转起来,站在2号炮塔上懵逼的打鸟人因为震动而摔了一跤,炮塔里的组员马上打开舱盖把他拉进里面。

因为距离接近最大射程,6门主炮不约而同地抬起了43度左右,发射的炮弹加上火箭曾程,也大概可以达到118左右的射程。

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再怎么开炮也是徒劳,而与此同时掠过天际的610却携带着抗干扰的长距离无线电,在这样的干扰环境下起码能联络到一百公里外。

但就在战斗机掠过战列舰上空时,近防雷达系统捕捉到了几个迅速靠近的亮光,负责观察雷达的人仅仅看了十分之一秒,就大声吼叫着:

“一点钟方向导弹!”

超音速袭来的导弹在38公里处分开了,其中两枚迅速爬升,剩下的两枚在距离海面仅仅几米的高度,用最大的速度朝帝国号冲去,在水面上激起雪白的水花。

与此同时,帝国号舰身的中部喷出一股火焰与烟雾,三枚拦截导弹二前一后地冲向高空,而战列舰侧身上密密麻麻的副炮与近防炮阵也降下炮管,在火控系统的辅助控制下瞄准着掠海袭来的导弹。

轰隆!

首先发出咆哮的,是近防炮阵上的4门全自动化的88毫米高射炮,火控电脑的智能操作让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开火。

像这样的全智能化近防炮在帝国号上总共有12列,在全部进入防御状态时,即便只有它们,所发挥出的火力也是极为恐怖的。

带着近炸引信的炮弹在掠过一枚导弹上空时迅速起爆,剧烈的冲击让导弹一头戳进水中,在1.2秒的机械装填和瞄准后,第二轮炮弹迅速发射。

这一次的近距离爆炸同样将导弹冲离了弹道,它旋转着飞上天空,又像一根冒着烟的筷条,掉进水里后直接引爆了。

与此同时,天空中的拦截也取得了成功,首先发射的两枚拦截导弹拦下了一枚来袭导弹,后发射备用的那枚拦截导弹直接把漏网之鱼在空中引爆。

在舰桥紧张站着的伯勒尔将军此时也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帝国号第一次面对完全真实的海战,鬼知道叛军究竟会有什么新玩意,不过现在看来,叛军的导弹巡洋舰只不过如此,所发射的导弹被轻而易举地拦下了,甚至比在南极演练时要容易得多。

而且,就算只有一枚导弹击中帝国号,也基本上不会造成怎么损失,不过伯勒尔还是心疼啊,当初在南极测试抗毁伤能力时,帝国号挨了10枚导弹,那副惨样伯勒尔记得清清楚楚——虽然说,好像只是被炸着火了而已。

“校准火炮!弹道设定双排,方位239.716,距离116.63公里,方位修正12米。一,二号主炮塔,开始轮射!”

由610飞行员传回的信息立刻涌入了通信系统,虽然说传输声音做不到,可是传递字母还是可以的。

利用战斗机的数据,一,二号主炮塔都在计算机辅助下调到正确角度。

甲板上的水兵们都跑进了船体内部,毕竟没人想用耳朵欣赏6门381毫米对舰炮的轰鸣,轮射其实也是齐射的一种。

两个炮塔上的左侧主炮同时开火,炮弹自然是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就连水面也被震出一片白色的水花。

中间和右侧都以一秒钟的间隔,向远方射出。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由于帝国号的主炮采用了高膛压设计,炮口初速达到了1200米每秒,但即使这样,直到两分钟后,610上飞飞行员才看见拖着火焰飞行的炮弹,那简直是个短粗的导弹。

在射程内,帝国号舰炮的精度能保证百分之百击中目标,但击中的“目标”是不是敌方战舰就不知道了。

“有可能是跨射。”飞行员将这样一段话传给了帝国号,但随即又发了一段话为“应该是跨射近失弹。”

但随即发生的事让这个飞行员差点从机舱里蹦出来,然后抓着那个叛军战舰的舰长骂道:“你是傻啊还是傻啊还是傻啊”

在炮弹即将着弹时,那艘导弹巡洋舰竟然外切了。

没错,直接外切撞进帝国号舰炮的射击目标区域内,而且直到几乎最后一刻才将拦截导弹发射出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