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五百章 算计默契交叉射(2/3)

整期长达一个月,完成之后,大都市号其实已经算是一艘随时可以离开的星际远洋船了。

这艘船上新收录的人,是华盟中表现优异的人,包括那些来自加盟城邦的。并且这些人是以家庭为单位。

大都市一点点的完善着自身,为极有可能发生的撤离做准备。这就是徐长卿给华盟的交代。对于那些服从的、也为外域城邦提供过服务的人,但凡有能力,他就不会让他们一无所获。

至此,徐长卿基本安排完了所有后事,可以专心的战了。

为了配套微型核炮弹使用,外域城邦负责武器设计的ai,制造了螺旋环轨道炮。通过电磁线圈对炮弹进行超加速,使得其速度达到了秒速万公里以上。

这种武器虽然仍旧不及光矛强力,但却让非战舰船只也有了一战之力。

异生物的超级太阳风打击蝗虫舰队群已燃石过去式。

面对无躲避可能的太阳风,蝗虫舰队群选择了队列调整,巨舰顶在了最前面,其后则是排成纵列的其他舰船,舰队群整体形状,如同一枚杏鲍菇。

在首轮打击中,蝗虫舰队群做到了基本无损,巨舰靠强力的能量护罩扛了下来,而后面的由于没有受到直接打击,防护力也顶住了损耗。

不过几分钟之后的第二波,就没那么轻松了,无论是巨舰,还是后面的舰船,都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损毁。

经过计算,第三波它们只被差了个边儿,算是最优解的钻了空隙。但前面的巨舰仍旧有近百艘,在熔毁中变成了绽放的花朵,后面的舰船更是出现了宛如微波爆肠的效果。

徐长卿特意掐着点,在事发大约22小时后,用肉眼观看了那片空域,他看到由那个区域散发的爆炸光芒,就像是礼花弹爆发,有大的光斑,也有细碎的微芒。

结果可以称得上好消息,这次打击令蝗虫舰队群伤损的舰船近万艘。

徐长卿知道异生物应该是没能力再像之前那样攻击四次的,不过再来一次应该能够做的到。

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异生物之前在240亿公里之外开炮,也是在进行试探,看看对方究竟有多强。

接下来,应该就不会再进行这种超远距离打击了,而是再放近些后打。他估计异生物已经很难再一次构建总计600万公里幅宽的聚能太阳风照射了,但两百万幅宽的戴森环应该还能量那么几次。

届时,相信能给蝗虫舰队群带来更多的伤害,毕竟它们已经有所伤损。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就已经是新一年的三月下旬,从去年十月末发现蝗虫舰队群,到两个月后的异生物超级太阳风打击,再到现在,近五个月的时间已然过去。

蝗虫舰队这时距离太阳大约是41au,60多亿公里。这已经接近柯伊伯带的内稍,距离冥王星(约48亿km)已经不远。

就在这种背景下,异生物的超级太阳风照射再次开炮。

果然如同徐长卿所预料的那样,这次的幅宽就是戴森环的那200万公里,上下外展的各200幅宽并没有撑起来。

这次打击徐长卿是完全能够理解的,角度问题。

蝗虫舰队群是以黄道面为底边,与太阳呈5度角出现在360亿公里之外,然后向太阳进发的。

到了现在,这个角度,已经使得蝗虫舰队群于黄道平面的距离拉的很近。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如果蝗虫舰队群适当的调整方向,很快就会进入黄道平面,届时,它们就能借星球为盾牌,抵挡位于太阳赤道位置的戴森环太阳风照射。

所以这个时候差不多是最佳照射时间了,再等反而不美了。

正是因为一早就有这方面的猜测,所以徐长卿命令外域城邦的舰队群也做出了相应准备。

这支拥有各色舰船约四千艘的舰队群,就在冥王星附近。他们在等,等蝗虫舰队群为了尽可能的规避太阳风而进行位置调整。然后决定向哪个空域进行打击。

可以说,这是徐长卿与异生物达成的心有灵犀的一次合作。

结果正如徐长卿所预料的那样,蝗虫舰队群选择了尽可能的向黄道面飞行,尽早结束夹角状态,与黄道面呈平行,就相当于跟异生物的戴森环也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后可以借星球做遮挡物,防御超强太阳风照射。

异生物也算到了这一点。蝗虫舰队群向其他任何方向躲,都只会造成有更多的时间被超强太阳风照射,只有迅速结束与黄道的夹角,才是最经济的。

正因算到了这一点,异生物的太阳风打击很有针对性,不考虑先后距离,以蝗虫舰队群的角度看过去,是一个竖放着的发光勺子,上面是个圆,下面是个柄。如果向下,挨打的次数更多。

可如果向其他方向躲闪,的确是稍挨了几下,然后速度丧失后,恐怕会挨更多轮的打击。

因此硬着头皮尽可能的向下,形成急俯冲之势。

发现了蝗虫舰队群的新调整后,外域城邦的舰队群立刻发进,前往计算过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