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大树之下(2/4)

独好。

甚至就连杜阳和潘龙去承德开辟的坛宫饭庄分店一事也是进展顺利,反馈回来的消息足够令人惊喜。

原本这两个人在年后到了承德,还有点挠头呢。

觉得坛宫饭庄的名气只限于京城,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恐怕在当地的关系没那么好铺开。

他们最初的计划,其实就是在避暑山庄的丽正门外找个差不多的位置,把摊子先支起来,能干的先干上再说。

结果没想到,坛宫饭庄的名气虽然没出京城,但皮尔卡顿公司的名号已经通过新闻联播的广告享誉全国。

承德这边居然也知道京城有个皮尔卡顿,清楚那是来自法国的大牌服装,卖的衣服是全国最好的,也是最贵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就因为坛宫饭庄的股东之一是这家法国公司,而且要在承德投资高达二百万元。

结果他们在当地办经营手续,去个个衙门口儿拜码头的时候,竟然获得了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的看重与欢迎。

而且由于坛宫饭庄已经在京城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而杜阳本人又是打服务局里出来的,对体制内的沟沟坎坎,门门道道并不陌生,杜阳和潘龙与当地这些干部谈话,应对的很是得体。

他们成功把握了机会,进一步详细解释未来在承德的商业计划。

就这样,最终获得了地方旅游局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并且在其撮合下和避暑山庄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合作协议。

具体说来,就是他们俩代表坛宫饭庄以承德分店未来总收益的三成,还有未来两年要在承德本地创造不少于二百个工作岗位的许诺为代价。

以及从京城以内部价火速调配来的十几条皮尔卡顿的领带,皮带,和六套西装作为礼物。

换来了景区内万树园的使用权和丽正门外一处国营饭店的经营权,以及在景区内售卖小吃和工艺品的特许权。

这笔买卖那真是谈得漂亮,赚大发了啊!

千万别小看避暑山庄给的条件。

这万树园在哪儿啊?

那可是在景区之内,临近避暑山庄的东门,西靠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三景之“南山积雪”,东眺秀美险峻、丹霞地貌的磬锤峰,北临永佑寺、六和塔,南拥热河泉景区的好地方。

面积比北神厨可大多了,距离公园管理处也只有一公里,非常方便和园方打交道,搞好关系。

这也就是等于说,杜阳和潘龙到了承德来建店,起点就比当初宁卫民高得多。

而且完全可以借助这种良好的开端,兼顾景区内外,完美复制京城坛宫饭庄宴会与散座兼营的运作模式。

再考虑到坛宫饭庄总店一偶家充分获得中外人士的认可,而且避暑山庄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量高达三百万人,特别是外国游客的数量每年都在急速增加。

那么大可以乐观的预判,承德的坛宫分店赔是赔不了的,顶多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说白了,少则数月,多达半年,坛宫饭庄应该就会长出第三棵摇钱树来。

最后还可以确认的一点是,虽然因为国家对烟酒有专卖的规定,宁卫民不能把烟酒卖到这边来生利。

但他个人经营的料器、绢人等等手工艺品,在今后却可以直达承德,把避暑山庄当成销售平台的。

所以说嘛,宁卫民替皮尔卡顿做的那些谋划,那可并非傻子一样白白替人做嫁衣。

他心里就有这个底,既然自己是一直是顶着公司的名头在混饭吃,那么公司壮大了就是好事。

哪怕没有人因此奖励他,感谢他,都不要紧。

因为最终他所为公司付出的努力,做出的成绩,总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变成他个人的收获,让他个人分享到好处。

不过要说句实话,尽管皮尔卡顿的光芒对于坛宫饭庄的经营发展有着不小的帮助和加成效果,但效果还不算最显着的。

其实对于宁卫民和官方谈成两项重要买卖,皮尔卡顿这个品牌提供助力才大,哪怕皮尔卡顿公司方面对这两件事一点不知情。

因为说实话,电视剧制作中心这么给面子,直接拍板就把《红楼梦》的海外版权卖给了宁卫民个人。

除了觉得他出的价码合适,有霍司长的人情和面子在之外。

还有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对皮尔卡顿这家跨国企业实力和信誉的认可。

想当初《西游记》剧组来找皮尔卡顿公司“化缘”,宁卫民可就是以皮尔卡顿公司的名义帮助西游记剧组成功解决了经费问题,而且还干得极其漂亮。

哪怕至今,他在天坛举办的展览,还在源源不断的为皮尔卡顿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